找到相关内容30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

    》)。因此,凡此种种表明,“几”就是黑格尔哲学中的所谓的“变”,就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所谓的“尚未”,就是中国古代《易经》哲学中的所谓“生物不测”的“生生”。故“几”最终不是指向事物的业已规定的“现实性...

    张再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666213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(白 话 解 释)

    人只是众生的一种。但要注意的是,众生有意识,所以称“有情”,称“含识生命”;植物、矿物没有意识,不属于有情类,不属于所有一切众生之类。并且,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佛教中也有严格的区别。   ...

    刘永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366297.html
  • 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

    一切有情识的生物)的解脱而强调永超人生苦海的佛教在中国则更突出了“人”的问题,并被大多数人理解为是祈求人生幸福的宗教而加以信奉。外来的佛教在传统文化重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影响下,日益走向了现实的社会人生,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866317.html
  • 论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特色(上)

    在现实世界上面。  如果我们再从物理世界、生物世物,一直发展到天文世界,甚至于扩展到色究竟天上(拿佛学名词说)来看时,当到达物质世界的顶端时,那已经下是我们地面上的时间观念了,而是属于一个永恒的世界。...

    方柬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666325.html
  •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

    寡欲,之谓贤。   132.圣贤学问之功夫  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,是圣贤第一等学问;  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,是圣贤第一等工夫。   133.学圣贤克己工夫   观天地生物气象,   学圣贤...

    圆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1166528.html
  • 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

    。经说心之所缘有二句:一谓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我皆令入无余圆寂(涅槃)而圆寂之;二谓雎令无量众生证圆寂已,而无有一众生入圆寂者。此皆菩萨发趣当生之心。就总相说,日众生之类,即指一切有情识知觉之生物。就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166679.html
  • 百字论释

    异性(同即类同,异谓种异),同极至上同(即大有),异极至边异,其间亦同亦异(如种类)。如一生物,上同大有,边异个体,中间有同有异,即种类差别。如此说法,实非单纯谓一切法异,只云法之所以同者,以有同性与之...种, 一曰生因(生起)、二曰了因(显了)。从生因生法是无常,如瓶衣等。从了因生法是常,如灯照物,但了物而非生物。盖物在彼,由灯显了故谓之常。是此无为,以量(声量比量)为了因,亦复是常。内破曰,汝若以量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966685.html
  • 桂月集(1)

    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。  人,既是自然的,生物学意义上的人,又是社会的抽象意义上的人。可以说,人的素质就是这两大结构合而为一的产物。不难理解,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决定了人的文化内涵素质。宗教作为一种社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0767169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五)

    脚痛医脚,用种种药对治疾病。现在则主张预防医学,利用科学方法,对生命的事实做很真实的研究。预防医学说一切生物都有很特别的细胞组织。比如说,细菌、恶性病毒、杆状病菌等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病毒,它们自己有它们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267454.html
  •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

    耳则欲声,以至鼻欲臭,口则欲味,体则欲安,此则有以使之也。然则何以窒其欲?曰思而已矣。一欲望之生有以使之,什么东西使之?声色臭味这些东西都是物,一入其中,即“为物所役”,是以欲之生物使之也。“所欲不必沉溺,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667460.html